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公共关系专业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导论

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 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概念:  

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二、问答:  

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①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概念  
1.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学科。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二、问答  

1. 传播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

范围:

传播学研究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范围十分广泛。据统计,传播学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传播的信息系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及发展传播、政治传播、教育与发展传播、卫生保健传播、传播哲学、网络传播,以及传播新技术、公共关系、妇女权益学术讨论。

对象:  

第一, 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 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 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 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2.大众传播具有什么特点: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  

① 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第三节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一、 概念

1.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事业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二、问答

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  

不同之处: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  

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四节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一、 问答

1.学习传播学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间各项事业的交流与合作。

② 从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新闻改革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③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将有利于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类专业的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

④ 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因此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推动我国进入21世纪商务信息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了解传播学的历史。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两大派别。


第一节 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问答:
1.传播学是如何诞生  

①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

②从客观条件看,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③可能(学科背景)与需要(媒介背景)的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第二节 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一、问答  

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具体说有两层意思
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两大学科群)

行为科学(群)——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信息科学(群)——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第三节 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问答  

1. 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①拉斯韦尔主要贡献是:

理论特点:1.对政治传播进行研究; 2.对整个人类传播进行研究;

贡献:1.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  2. 提出“社会传播”概念,  3. 倡导“内容分析法”;

主要著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②卢因主要贡献是:

1.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

2.培养一批横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弟子;

3.提出“把关人”理论;

主要著作:《解放社会矛盾》。

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

1.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

2.创导“实地调查法”。

3.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

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④霍夫兰主要贡献是:

1, 由微观入手,研究传播技巧;

2, 采用心理学的“控制试验法”研究。

主要著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
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

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他自己的代表作则有《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


第四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概念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过分偏重微观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方法;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二、问答  

1.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1)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举行多次研究会。
  教学: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
  应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广泛运用。
2)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要求: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3)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2.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答: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
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指导:本章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后面各章加以综合理解。要求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分析实际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概念

1.传播过程: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问答  

1.美国学者戴维·伯洛传播过程有何看法?

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第二节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概念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2.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

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问答  

1.何为传播模式,它对于传播过程研究有何意义?

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具体地说,模式的作用是: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在这里,就是“简洁地”体现和表述各种传播理论,使人们不致陷入纷繁的细部,而能清晰地观察到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本质部分。


第三节 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一、概念  

1..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2..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3..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传播单位: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9.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0.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二、问答  

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拉斯韦尔5W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由于这五个环节来自英语,各自都包含这一个英文字母W,通常被称为5W模式。

                                                  Who

                       说什么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at channel

对谁                          to Whom

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者分析        效果分析

 

贡献: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所以5W是典型的、传统的线性模式。

②布雷克多 7W模式

5W模式上添加了情境和动机这两个环节,变成了7W。

  

 

                                                  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

                                                       取得什么效果?        

③申农-韦弗模式

申农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与同事韦弗一起提出了这个模式。

他们把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讯息           发出的信号        收到的信号          讯息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缺点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线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① 德福勒模式

是在申农-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②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贡献:1.与传统/单向型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2.引申出了“传播单位”的思想。

该模式认为: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模式中统称解释者),以及发信(传送信息)、受信(接受信息)、编码(也叫符号化)、译码(也叫符号解读)这四种功能。也叫“2+4定律”。

 

 

 

 

 

③ “传播单位”模式                输出讯息                 输入讯息

竹内郁郎提出的。

 

           

                                                                                   

                                                                                   

                                                                                   

                                                                                   

 

 

                                    输入讯息                 输出讯息

④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⑤ 丹斯模式

丹斯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扩大的。

 

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① J.赖利和M. 赖利夫妇模式

优点:较早地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置于总社会过程之中加以考虑

缺点:不细致,太过简略。

② 马莱茨克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二、问答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将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放在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传播学理论建构的类型和方法?

(1)归纳理论: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演绎理论: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3)机能理论: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

(4)模型: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

 

4.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研究设计
 ④搜集资料
 ⑤分析资料
 ⑥结论

 

5.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概念

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样本:在抽样调查法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3.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

 

二、问答

1.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2)推断形式的整体性。
 (3)样本抽取的随机性。
 (4)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2.抽样的基本程序

(1)界定调查总体。①内容②单位③时间④空间范围
(2)编织抽样框。
(3)设计和抽取样本。
(4)样本代表评估性。

 

3.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一),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进行任何分组划类、排序等先行工作,直接地抽取调查样本。

(2)等距随机抽样:又称“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3)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4)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

(5)多阶段随机抽样:
二),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是指研究者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中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即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这种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3)雪球抽样:这是一种像滚雪球一样凭借自然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逐级扩大的抽样方式。

(4)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是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的非随机抽样形式。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一、概念

1.问卷: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二、问答

1.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
 ①标准化。
 ②匿名性。
 ③操作性。

 

2.提问设计的步骤

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②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
 ③确定指标。
 ④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织提问

 

3.问卷内容分为哪四种问题:
 ①被调查者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
 ②行为方面的问题。
 ③态度、感受、评价意见方面的问题。
 ④理由方面的问题

 

4. 提问设计原则?

(1)合理性原则
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

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

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
(2)科学性原则
①不提双重问题。
②提问不带倾向性。
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
(3)艺术性原则
①委婉法。②间接法。③消虑法。④虚拟法。⑤援助法。


5.问卷结构原则?
(1)先易后难。
(2)先“面”后“点”。
(3)同类集中。
(4)先一般后特殊。

6.问卷的修订与发送?

(1)问卷试填。
(2)问卷修改。一是长度控制,二是沟通控制
(3)问卷发送。①访员面试。②邮寄问卷。③报刊问卷。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一、问答

1.内容分析法及其特点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

①客观性

②系统性

③定量性

④显性内容

 

2.内容分析的种类
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③符号载体分析: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3.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

(1)确定分析单元。
(2)制定分类标准。
(3)抽取分析样本。

(4)实施统计分析。

 

4.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

(1)推理模式。①趋势推理。②共变推理。③因果推理。
(2)比较模式。①趋势比较。②不同内容群比较。③内容比较。④有标准的内容比较。

 

5.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第五节 控制实验法


一、概念

1.控制实验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 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二、问答

1.控制实验法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1)实验者。

(2)实验变量。

(3)实验对象。

(4)实验观测。①事前观测。②事后观测。

 

2.控制实验法的特点

(1)对实验环境的控制。

(2)对研究变量的控制。

(3)对被测对象的控制。

 

3.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引起的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靠。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传播效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性较强的研究结论。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4.控制实验法的种类

(1)实验室控制。

(2)实地实验。

 

5.控制实验法的程序

(1)建立研究假设。

(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

(4)前侧,即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5)实施实验刺激。

(6)后测,及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

(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6.控制实验法的方法

(1)消除法。

(2)保持恒定法。

(3)效果平衡法。


7.单一组实验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只能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是对同一对象在某种实验刺激作用前后的一种观察比较。

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利用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学习说明:本章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脉络,重点在于掌握传播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社会协调与沟通、文化传承、娱乐),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去。此外需要补充的是对于社会信息环境对个人的作用。


第一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一、概念

1.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西方社会学中一个重要学派。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2.结构功能主义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做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做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第二节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一、概念:

1. 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二、问答

1.传播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是什么?

一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

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

 

2.对于传播的个人功能,学者们有几种见解?

(1) 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2)传播的个人功能,很多是属于工具性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3) 传播的个人功能的“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4) 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可纳入“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能在信息功能 发展个性的功能 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娱乐功能 这四个方面具体表现。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问答:
1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本章重点)  

一、 环境监测功能

概念:它是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内容: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二、社会协调功能。

概念: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者事情上来。

内容: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
三、文化传递功能。

概念:又称社会遗产传递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的凝聚力。

内容: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四、娱乐功能。

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是所有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  

第四节 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概念:
1.功能: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2.隐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未能达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隐功能);负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3.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问答:  

1.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大众传播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等到强化或抑制。
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2 .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失调(次重点)  

功能失调的含义:大众传播的四种社会功能,当它们出现功能失调或者功能障碍的时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和有害的影响。大众传媒之所以出现功能失调,是因为某些功能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所滥用,强化到不恰当的地步,或是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使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 

一、 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
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
四、娱乐的功能失调
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3 如何评价大众文化(或电视剧、娱乐节目)的作用  

答:“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通俗、浅显。积极一面,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

第五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  

 

概念:  

1.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二,问答

1.拉扎斯菲尔德、怀特和麦奎尔在功能研究上分别提出什么看法?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有三种:

(1),授予地位的功能

(2),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怀利提出报纸有5种功能:

(1),提供消息素材。 (2),分析消息。  (3),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4),消遣。

(5),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他之所以增加这一功能的理由是,因为几乎在每个地方,传播媒介被期待去推进国家利益和促进某些关键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特别是在危机时期更是这样。

 

第六章 传播的社会控制
重点掌握"把关人"概念的发展和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关于传播社会控制的论述。


第一节 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一、问题

1.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其(主要)三项内容:

控制研究就是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

分析传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

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2.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对控制研究有何不同态度?

以美国为大本营的经验学派,对控制研究一向不大重视,而更注重效果研究。这同美国文化重实用、讲实惠、看实效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随着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控制研究开始被国际传播界所重视。他们集中火力猛攻控制领域,以期弄清传播者究竟都在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大是大非的问题。经验学派是“不求知己,但求知彼”,而批判学派是“不求知彼,但求知己”。


第二节 把关与把关人  

 

概念:  

1.把关人(守门人):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问答:
1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  

1)、把关概念   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怀特的把关研究   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贡献: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不足: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
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它是对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于是,便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
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上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和加工。
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总之,在信息的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第三节 深层的控制   

 

概念

1.“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2.“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问答

1.试述布里德关于“潜网”的看法。

那些初出茅庐,刚踏进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往往充满理想、朝气蓬勃、敢作敢为。久而久之,屡屡碰壁后他们就会变得像那些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安守本分,将自己逐渐融入一张潜网,即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这张控制的网络是看不见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布里德认为,所谓媒介组织的潜网实际上是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所以青年记者所感到的束缚与其说是来自媒介组织,不如说是来自社会系统。

布里德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重点)  

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集权主义理论   思想主旨是:

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自由主义理论   其基本主张有:

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社会责任理论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3.试述阿特休尔关于“权力的媒介”的看法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独立、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

此书的主要论点还有:新闻媒介历来都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利的操控。”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吹笛手乐曲定调的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有四种关系: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关系形式和非正式形式。


第四节 控制的形态  

 

概念:
文化控制: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问答:  

1.简述传播的四种基本控制形态  

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如果说政治控制是最重要的控制形态,那么经济控制就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学习指导:

本章在全书不算重要,主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符号、信息过载等


第一节 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问答:
1.什么是内容分析?内容分析与内容分析方法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内容”是社会上传播和各种各样的信息。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贝雷尔森定义为“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它不研究内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传播内容(信息)的实质和分类,信息符号的区别及其内在的关联性等基本问题。

内容分析是传播过程中,继控制研究之后的第二个主要环节。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是一个主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2内容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
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3.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
 
第二节 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问答:

1.信息(或信息的特性):

信息的共享性: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交换的双方,即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信息的扩散性信息富于渗透力,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缚。                                                                                                                                                                                                   
信息的传递性:信息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传递。
信息的扩充性:信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应用而不断得到扩充、积累和增长。
信息的浓缩性:信息可以被集中处理,即通过归纳、概括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规律化。

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可以发展和延伸物质资源,也可以取代资本,因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第三节 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一、问答

1.信息如何分类:

1),可以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图像三类

2),关于信息(传播内容)的分类,还可以按信息内容的性质分为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5种。

3),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区分,把信息分为三类:即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2.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与其他信息比较有何特点?

一,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二,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

三,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四,新闻在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第四节 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一、问答

1.如何正确掌握和控制信息流量?

信息量过低:
①信息的匮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②信息匮缺,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
③信息匮缺,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
④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
信息量过高:
①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不安,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
②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是一种人为的噪音。
③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掏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策:

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

①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多种需求。

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③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
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当信息低量时,实行正反馈。

 

第五节 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

 

一、概念:

1.符号: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

2.信号:引起高等生物的条件反射的声音、动作、物象是信号。

3.可读性: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4.抽绎:就是经过选择和舍弃,引出事物的头绪来。

 

二、问答

1.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符号: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其他符号不同:一是复杂性,二是强生成性。

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局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有:体语、类语言、艺术。

2.语言符号自身的特性?

①语言是有声的。语言的语音按一定的规划组成并成为表达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偶然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
 ③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

 

3.语义学是如何分析语言符号特性的?

①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
 ②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
 ③语言是抽绎的。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各有什么特点?

①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
 ②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通道,是线性的。
 ③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学习指导:本章主要是理解并掌握各类媒介的特点及我国各类媒介的发展现状;此外麦克卢汉及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也是一个重点,特点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冷媒介”等。


第一节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

 

一、概念:

1.渠道与媒介的区别: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渠道”。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

 

二、问答
1.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

二、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

三、印刷传播媒介的诞生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四、电子传播阶段

标志事件: 

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完善了金属活字负印刷术。  

1456年,印刷《圣经》。  

1844年,美国工程师摩尔斯发明了电报机。  

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文物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第二节 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一、问答:  

1.试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长处和短处  

报刊:长处:信息容量大;保存信息的力量强;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短处: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

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

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而且重视图文并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讲究。
广播:优点: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

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充分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且制作成本相对校低。
    缺点:广播内容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选择余地小。

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
电视:优点: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感染力强。

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
缺点: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接收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

各类大众传媒在阅竞争中扬长避短的对策:  

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2.简述我国当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报纸。当前我国报纸充分利用自身篇幅可伸缩的优势,纷纷进行扩版,以更多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深刻的分析。
各地广播电台纷纷延长播出时间,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传递节目的形式上,不少广播台纷纷采用直播形式和24小时连续播音。还出现了节目多层次、多栏目和专业分台的倾向。
电视。增加了新闻播出的次数,还推出了许多以形象生动取胜的节目。以努力为受众服务的作风争取受众。强调受众参与。

第三节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一、问答: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英尼斯曾专门分析媒介同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讨论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部落文化时代)、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脱离部落文化时代)、电子传播时期(重归部落文化时代)。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
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2.关于传播媒介的演变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英尼斯提出了哪些观点?

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的形式 
②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开创人们交往的新形式,促进新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 

     

3.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第四节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概念:
1.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问答:
1.简要评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

主要论点: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

评价:梅罗维茨的理论显示了一种分析媒介社会影响的情境论的方法,它确有一些值得重视之处。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

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

第一节 受传者和受众

 

一、问答

1.受传者和受众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传播学中的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2.受众在大众传播中有何重要作用?

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觅者”。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法也无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
 
3.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
④隐匿性。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一般并不认识各受众成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


4.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有哪些(受众为什么使用媒介)?(联系“使用与满足”)

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消遣、娱乐的工具。
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市场、商品、文化等信息。
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空中学校”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等,极大的延伸了学校的课堂。
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 

1.枪弹论(魔弹论、子弹理论、皮下注射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但后来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时,受众受众似乎是“中弹”了,而却“拒不倒下”。
 
2.受众的个人差异论?
概念: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归纳了主要观点:
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
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
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
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

意义:各人差异论的贡献在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但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


3 .受众的社会分类论?
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4.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 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拉着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有:
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
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5.简要评述当前常见的几种受众的理论

三种不同的受传者理论,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和瓜情况的一些因素。虽然它们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释影响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的一切因素,但都不失之为观察这种现象某些方面的有用视角。我们认为,不存在一般无异的受众。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的确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第三节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重点)

概念:

1.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2.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二问答:

1.什么是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1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
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2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  

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往往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了这些内容。(应当注意“黄金时间”的效应)
综上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并非简单受到某种单一因素的影响,试图用某种单因论来解释它是不全面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理解受众心理上的选择过程的重要性。

第四节 反馈与受众调查 

一、问答

1.大众传播中反馈具有哪些特点?

延迟性。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其次,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
间接性。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作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
代表性。由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人数众多,收集每位受众成员的反馈是不可能的。
累积性。大众传播中,重要的是受众一段时间的累积性反应,而不是零散的一次性的反馈。
量化性。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是以定量化形式收集和测定的,因为舍此难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受众反馈。

2.受众调查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媒介的不同,受众调查可以分为读者调查(印刷媒介受众和听众、观众(电子媒介受众)调查。

读者调查的类型包括四种:
读者概况调查。采用人口统计学分类法分类,提供构成报刊读者群体的概要信息。

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用于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
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旨在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及其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
读者——非读者研究。描述“非读者”的社会特点,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

听众观众调查有两种:

节目检验”研究。分三步:先由调查人员给调查对象看某一节目的摘要或广告的概括性描述,然后询问他们对拍摄这一节目或广告的意见,以及是否愿意根据这一摘要或这则描述的介绍观看节目或购买广告中的产品。
音乐节目受欢迎度的调查”。目的是收集反馈,据此为听众提供他们喜欢的音乐节目,取消他们厌倦的歌曲。

 

3.如何进行受众调查(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

面对面调查法

电话询问法
日记法
仪器记录法

⑤日记兼仪器记录法。

⑥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问答

1.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概念的双重含义和三个层面

所谓效果,指的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作用于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2.传播效果的分类

1)从时间上,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2)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可分为: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

3)从效果的性质上,可以分为: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等。 

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和效果分为四种类型:
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前者指特定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      的认知、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后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说服性宣传活动。  

短期的非预期效果。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或反社会的。后者主要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长期的预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3.传播效果的课题研究领域

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⑤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4.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
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
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种“理论”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影响。  

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概念

1.似态环境: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影响,提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观点。
2.宣传研究之父及其作品:研究战时宣传的最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对大战中的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出版了《世界大战中宣传技巧》(1927)一书,并因此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
3.魔论(皮下注射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4.传播流: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
5.政治既有倾向: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在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6.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7.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8.说服性效果研究: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二、问答

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代表理论有:早期的“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第二个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代表理论有:传播流程研究、“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说服性传播”、“使用与满足”研究。

第三个时期:70年代至今。宏观效果理论。

 

2.“魔弹论”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评价该理论?

魔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核心观点,该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

①大众传媒使人们产生一种敬畏心理
②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等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一般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形式的宣传或说服活动的包围之中,使人们处处感受到传播的“力量”。
③一战后,极力夸大宣传战和心理战的作用,给魔弹论带上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
产生这种观念的背景:
①魔弹论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的主导,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
②另一重要背景是大众社会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的社会联系,社会成员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
评价:魔弹论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3.传播流程研究有哪些成果?

传播流: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这三部被称为“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

《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
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②“选择性接触”假说
③“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
④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传性变化的效果。

4.有限效果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哪些研究对该理论的形成做出贡献?

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的传播流程做了总结,并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这些观点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其核心归纳起来有两条:

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他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是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P250
①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它只探讨了后两者,忽视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5.两级传播是如何进行的?

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对“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6.评述“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是从受传者出发,通过分析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60年代以后,“使用与满足”理论具备了一些新特点:
 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有严谨的调查分析程序,排除了研究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②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
 ③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使用与满足”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有人认为它考察的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与“有限效果论”相响应;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一、问答

1.传播主体会对传播效果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①主体的“把关”和效果定向。“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把关”研究表明,传媒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
②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③“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称之为“休眠效果”。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技巧会对传播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
 ②“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③“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④“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⑤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4.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点?在传播过程具有什么作用?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其基本特征:
⑴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⑵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⑶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即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综合型”为主。
⑷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在政治生活领域,都活跃着一大批意见领袖。后来的研究大都认为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要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一、概念
1.拟态环境: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二、问答

1.评述议程设置理论 

概念: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提出以后发展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意义:它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入手,揭示了大众传播中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理论把西方主流传播学一直回避的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

一、概念
1.舆论: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二、问答
1.“沉默螺旋”理论的内容及其新近的发展与不足?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  

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不足:

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重要意义:  

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第三节 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

一、概念
1.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二、问答

1.试述“培养理论”
概念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基本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这样,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三方面:

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识沟”理论

 

一、问答
1.评述“知识沟”理论

概念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

社交范围的差异;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

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知识沟的三个研究领域:  
E.M.罗杰斯倡始的“创新与普及”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

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

 

2.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

概念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上限效果的三条论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3.知识沟理论与上限效果理论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如何看待这些矛盾之外?

艾蒂玛等人所指了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是存在的,但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出现“饱和”后,会开始另一种新知识的追求,知识总量会增加。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上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知识的实际价值已打了折扣。因此,“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识沟”、实现普遍的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第五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一、问答

1.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些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什么关系?

“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

“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

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理论”。  

关系:

“魔弹论”与20世纪初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成为大众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一历史环境有关,其背后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

“有限效果”理论与大众传媒的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以及实证主义行为科学的流行相对应

70年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论则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

前的效果理论在三个方面存在分歧:  

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整合与分化。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评价——肯定与否定。  

关于受众的性质——“能动”与“被动”。

21世纪以来,一边是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高度普及,二是以卫星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代表的“新媒介”不断涌现,传播效果研究也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相适应。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双向性。
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  

媒体功能的融合,即“多媒体化”。  

国界的消失。

3.9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的研究面临着哪些新课题?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是功能互补还是互斥。  

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  

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  

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4.简述我国近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和不足之处  

我国对传播效果问题的实证研究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80年代初,以随机抽样和无记名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的受众调查开始在我国出现。  

我国传播效果调查分为:媒介接触调查,评价性调查,专题调查。
我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是现状把握型和经验总结型调查多,而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型调查少,对理论模式的总结不足。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第一节 历史描述

 

一、问答
1 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的本质区别是?

霍克海默认为: 

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

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

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2.为什么批判学派会首先在欧洲兴起:
60年代的欧洲,是个动荡的时代。作为“批判的武器”的批判理论大放异彩。
这是传播学研究与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欧洲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是由欧洲传播的实践所决定的。
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的兴起也是顺理成章的。
  

3.英国的大众传播批判研究分为哪两个主要派与中心?。

英国的两股学术势力:一是累斯特大学所属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心,以G.默多克和P.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传播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媒介的控制问题,着眼点在“经济”方面,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派”。

一是伯明翰大学所属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以S.霍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


第二节 内涵透视
概念:
1.意识形态:人们被幻想束缚,很难对生存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弗洛姆认为这种幻想是由“意识形态”造成的。意识形态的功能有:制造并传播种种幻想和神话,从而把人们的思想淹没于其中;把现在的真相压入到无意识中去,阻止人们去觉察事实的真相。
2.多元主义:多元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相对抗的。它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化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谓“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3.“社会过滤器”:弗洛姆让为,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他把社会过滤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4.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盛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

二、问答
1.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探讨方向,请分别简要说明。
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有: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理解。
()、传播与意识形态。加纳姆归纳出五个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生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在制度的立场。
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能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高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在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传播与垄断控制
默多克对“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作了分析批判。
   “所有分散论”不过是用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实质。资本主义企业采用股份制,似乎造成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实际上,由于小股东只有零星股票,真正控制企业的还是那些拥有大宗股票的大股东。所有权的分散不但没有削弱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反而使之更加扩大和加强了。
批判学派对“消费者主权”也进行了批判。

默多史指出,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股份公司有着把管理工作从资本家那里分离来的趋势,但马克思把它看作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精密化。资本家虽然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但他们通过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受雇于人的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控制企业。
()、传播与大众文化
批判学派的观点: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大众文化才得以兴盛;

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

它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也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对于批判学派的批判,我认为:

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情调甚至乌托邦色彩,他们的思想都不时流露着清高自负的贵族气质,表现出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傲色彩。


第三节 差异比较

一、问答:
1.传播学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有何异同?

史密斯对两大派的差异曾从三个方面作了概括:

第一,两大学派在纷纭众多的传播现象中,挑选出来进行研究的问题不同;

第二,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同;

第三,他们各自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不同。

也就是说两大学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立场三个方面。

罗杰斯曾把两派的一些主要差异互相对照着列成下面这个表:

传统学派的特征                     批判学派的特征

经验的                             批判的

定量的                             思辨的

功能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具体实证的                         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研究                       注重控制分析
态度上:传统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
研究方法上:传统学派以“科学”性见长,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批判学派也不时采用一些实证性方法,二者一是科学实证的,一是哲学思辩的。

    

2.如何评价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
  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与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与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系,其研究方法及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的、明显的经验色彩。长处:研究的成果往往能直接用来指导传播实践,特别是对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作用更大。缺点:对现存的社会及其传播体制持一种肯定态度,因此,总把自己置于现存秩序“之内”,把现存秩序当做一种固定不变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秩序为己任。要言之,传统学派奉行的是同现存社会秩序相一相调和的“服从主义”。
  批判学派的基本特征则是:对现存社会持一种无情批判的否定态度,因此批判学派总是力图站在现存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认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地以批判现存秩序为己任。于是,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联系,帮而其研究有高层建瓴之势,令人茅塞顿开。不足: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远离传播实践,结果其研究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总之,两相对比,传播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小规律,在维护传播现状;批判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大问题,在否定传播现状。即,传播学派在传播理论上虽然颇多建树,但却很少对传播现象提出根本性的质疑;相反,批判学派虽然无情地撕破现实的虚假面纱,将它的丑恶暴露出来,但却很少提出有益于传播活动的科学学说。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学习指导:本章主要阐述了新技术的一些特征和对传统传播业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要掌握数字化时代的特征、高新传播科技(主要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以及理解“推”“拉”技术与观念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节 高新科技与数字化时代

 

一、概念:

1.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计算机语言可处理的信号的技术。

 

第二节 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冲击


一、问答

1.信息高科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一是冲击和挑战

1)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
2)首先感受这种压力的,是报业。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且,电脑网络又具有电视所没有的一些长处。报业再次面临冲击。 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媒介电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一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的、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 就连曾长期以技术手段先进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电视网络的挑战视而不见。电脑网络的加入传媒行列,意味着电视不再拥有特殊地位。
3)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于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也正构成挑战。管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有效方法,不一定对管理网上的传播活动有效或不一定完全适用。
4)电脑“黄毒”现象,已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策主要有法规手段和技术手段。如英国的“安全网络R-3号”计划和“V芯片”技术。
5)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现象,也是对传播事业社会管理的一个新挑战。
6)联网业管理中的新问题还牵涉到版权。

二是带来了机遇:

1)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报刊业可以提供新闻时效性,网络版报纸可以开辟印刷版报刊没有的服务项目。网络版报纸还可以增加电子通讯服务,包括电子邮件传递、电子布告栏等。

2)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开始利用数字化技术、利用网络。例如BBC在1997年9月在因特网上建立BBC网络频道。国内许多电视台也已建立网站。


2.现代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特征
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
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
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
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
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均可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网上传播是非限性传播。


第三节 信息高新技术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一、问答:
1.信息高新科技使得传媒业中哪些界限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
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无线广播台上网,实现图声茂。打破电视一枝独秀的局面。网络版报刊的发行靠电子技术。
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
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

除此之外,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还给一些形成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的传媒业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网上存在大量的作者匿名的信息及以讹传讹的错误信息或“垃圾信息”,这无疑大大增添了评估信息源的可信度和核查信息的准确性的难度;与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及处理和编辑、合成信息的便易性成正比,侵害著作权的潜在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2.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
  “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商业化动作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

报名留言 留言后,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目前学历:
报考专业:
"自考大专公共关系专业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由湖北自考大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机通话 微信咨询 网上报名